作为寿山石初学者,我们常被玩家们喊惯了的石头品种名称弄得晕头转向。田黄、芙蓉、旗降、善伯、汶洋……什么鬼?
乍听之下,这些名字没有任何逻辑可寻,但想要记清繁多的品种名称与对应长相,并不是没有方法的。
民国4年(1915年),梁津发表《闽侯县寿山及月洋冻石矿》,统计有61个品种。
1989年,方宗桂著《寿山石全书》,统计寿山石有72个大品种。
1998年,陈石、王植伦著《寿山石文化》,统计寿山石有129个品种。
清初,寿山石被分为田坑石类、水坑石类和山坑石类。此后几百年,一直按此分类。
1
田坑石类
田坑石无根而璞,无脉可寻,乃掘性独石,呈自然形状,无明显棱角,沉积于一两米深的田地底层,多有外皮,红筋成格,肌理有萝卜纹,质地脂润,温柔可爱,其中以黄色者为最珍贵。黄色是华夏炎黄子孙的象征,雍容华贵。因此,被称为“石中之王”。
2
水坑坑石
水坑石产在离寿山村东南面约2公里处的“坑头占”山,其山麓溪流的发源地有一矿脉,成东西走向,长期受地下水的浸渍,石的质地特别莹澈通灵,有极强的透明度。其石色柔和纯粹,浓淡相宜,少有杂质。但一般块度比较小。
3
山坑石类
山坑石就是寿山村周围矿山产出的寿山石。高山是寿山村的主轴山。高山的寿山石石种最多,藏量最大,开采最早。色泽丰富多彩,质地通彻透明,惟质稍松,含水份较多,容易干裂,须用油保养。较常见的矿脉有都成坑矿脉、善伯洞矿脉、加良山矿脉、旗降矿脉等。
作为初学者,我们先来记住寿山石几个重要的原产地和几种常见的石头品种……
▼
寿山石家族
部分文字来源:《福州寿山石志》